1人类认知的感性运动阶段,就是智力发展阶段。这个阶段是智力的萌芽阶段,是发展的基础。这时,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运动和感觉来应对外界的事物,动作必须表现为外在的表演活动,没有内化,无法在头脑中进行。
2新生儿发育阶段:
(1)第一个亚阶段(0至1个月)是反思活动阶段。新生儿只有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(如吸吮、动眼、抓握等。)遗传获得的。他们仍然无法感知周围的事物,无法区分事物与我,缺乏自我意识。
(2)第二个亚阶段(1至4个月)是习惯动作期。这个时期形成了最初的习惯性动作。婴儿意外地发现他可以引发和控制反应,比如吮吸手指或发出咕咕的声音。这些反应让他觉得很满足,于是不断重复这个动作。
(3)第三个亚阶段(4 ~ 10个月)是有目的的行动形成期。宝宝的视觉和抓握开始协调后,就会过渡到这个阶段。在此期间,婴儿可以重复他之前无意中立即做出的动作,如反复挤压一只吠叫的橡皮鸭。
(4)第四个亚阶段(10至12个月)是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协调期。在此期间,婴儿开始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来实现简单的目标,这是他们第一次达到用已知的方法处理新情况的智慧要求。例如,如果你把一个玩具放在垫子下面,婴儿会用一只手拿起垫子,用另一只手抓住玩具。
(5)第五个子阶段(12 ~ 18个月)是运动智慧的感知期。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是儿童能够发展新的手段来应付新的情况。例如,桌布上有玩具。当孩子用手抓不住玩具时,他们会先抓住桌布,然后通过将桌布拉得更近来拿到玩具。这里的抓拉动作是原始的,但是拉桌布拿玩具是新的行为。皮亚杰将这种现象视为运用新手段达到目标的表现。